探索西北乡土建筑“土房子”的奥秘

肖雯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青藏高原的雪山巍峨、河湟谷地的民族风情……每一处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也见证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安建大”)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坚韧与执着。

40年来,团队3代建筑学人扎根西部,通过多区域、多向度、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应用,夯实了西部地区乡土建筑研究的根基,建立起高原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初步构筑起串联西北地区的广域研究框架,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乡土建筑研究的有效方法。

是探寻建筑之美,更是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土堡、庄廓、碉楼……数千年来,广袤的西北大地形成了独特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建筑风格。这些散落于偏远山区的乡土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但也曾面临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困境。

1989年8月,侯继尧教授手绘下沉式窑洞建筑群鸟瞰图。西安建大/供图

40年前,西安建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科研工作者踏上了探索西北“土房子”奥秘的征途。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窑洞:土窑、石窑、砖窑、接口子窑、薄壳窑、柳把子窑、土基子窑、地窨子窑、崖窑……这些窑洞不仅是当地百姓的栖身之所,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深深吸引了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奠基人——侯继尧。他投身窑洞类型化、特征化研究,为我国窑洞研究做出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

那些岁月,侯继尧遍访陕西、山西、河南各省的窑居村落,发现了许多窑洞民居的精华,并将研究成果凝结成了两部专著——《窑洞民居》与《中国窑洞》。这两部书系统地介绍了窑洞的历史演变及类型分布,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评析展示了窑洞民居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

侯继尧深知,研究窑洞不仅是探寻建筑之美,更是了解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的窗口。他曾多次告诉学生:“只有对中国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真正研究好窑洞民居。”

1981年5月,侯继尧教授手绘姜氏庄园庭院透视图。西安建大/供图

退休后的侯继尧仍心系“窑洞安全性和舒适性”课题研究。为弥补窑洞温度量化数据及寒冷天气居住体验研究的空白,侯继尧一头扎进陕北地区的古老窑洞,冒着零下20多度的夜晚严寒,在室内、室外反复测温、记录数据,详细询问村民感受。这些宝贵的数据,不仅关系到窑洞居住者的舒适度,更是对窑洞建筑科学性的一次重要验证。

多年来,侯继尧坚持亲手绘制每一座窑洞草图,记录每一处独特细节,揭示窑洞建筑的独特形态、结构特点和文化内涵,为中国窑洞民居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并与任震英等学者共同成立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研究分会,奠定了国内生土建筑研究学科方向。

不仅是保存历史遗迹,更要让其焕发新的活力

侯继尧的热爱与坚守,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王军。自1974年入校后,他便跟着侯老师一同对陕北地区的经典窑居村落进行深入测绘与研究。

在侯继尧指导下,王军不仅继承了侯继尧对乡土建筑的深厚情感,更在窑洞民居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他带领团队深耕高原窑居村落,对各地不同类型的窑洞民居进行了再细化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拓展了生土建筑的营建技艺研究,并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切入拓展了西北地区乡土建筑的研究。

2010年,王军教授(左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指导下沉式窑洞更新改造。西安建大/供图

他的研究聚焦于窑洞民居的核心区域,对靠崖式、下沉式、独立式3种基本窑洞类型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出版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建造技术——窑洞》,深入剖析了窑洞的固有缺陷,提出了改良之道。

针对西北不同地理单元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难点、痛点,王军不断探索,构建了西北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他以西北聚落为研究对象,以解决西北人居环境的特殊矛盾和揭示普遍营造规律为基本任务,出版了专著《西北民居》,并指导博士生出版了《绿洲建筑论》《陕甘宁生态脆弱区乡土建筑研究》等。

数10年的磨砺,住过石窑洞,摸过庄廓墙,攀登过碉楼群……王军带领团队前往陕西、河南、内蒙古等地,深入研究窑洞安全与舒适性提升与废弃窑洞活化再利用问题。

2010年9月,王军教授(左一)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兰达村调研青海南部碉房民居。西安建大/供图

“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不仅是保存历史遗迹,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其焕发新的活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73岁的王军,依然保持着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2024年暑期,他再次带领团队,前往海拔近4000米的三江源地区,积极协助青海省住建厅完成果洛州班玛县藏式居民与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研究当地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研究乡土建筑,需要耐得住贫穷、守得住坚持

“情怀是研究的灵魂,乡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根’和‘本’。研究乡土建筑需要耐得住贫穷、守得住坚持。”这是王军对他的学生靳亦冰常说的话。

作为团队第三代青年教师,靳亦冰将这份情怀深植于心,专注于西北高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她从民居、聚落关系研究入手,出版《青海聚落》《陕西聚落》,从历史文化角度总结营建智慧,为当地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2017年2月,靳亦冰教授(右一)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哈村定居点入户调研访谈。西安建大/供图

2010年起,靳亦冰还不断研究拓展新思路。面对牧民居住困境,她毅然深入青藏高原,对藏族传统村落民居进行了长达5年的细致调研,决心设计出真正符合牧民需求的居所。

语言障碍、交通不便、高原反应……这些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却成了靳亦冰研究路上的磨砺石。“只有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与牧民同吃同住,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在此基础上,她创新性地提出了“移动的传统村落”这一理念,将游牧民的黑帐篷融入传统村落保护,深化“生态牧居”概念,实现了游牧文化与现代生态宜居的完美融合。

2024年2月,团队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调研。西安建大/供图

靳亦冰及其团队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深度介入传统民居的优化升级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先后于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后分别编制《青海四区特色民居推荐图集》《农牧民住房恢复重建指导图集》《震后农村住房恢复重建推荐图集》,以专业知识为地方政府提供有力支持,加速推进震后居民安置工作。

靳亦冰还带领青年学子扎根西北,深耕乡村。每年,数1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她带领下,前往陕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黑河流域、青海三江源地区等地进行调研。

在黄土高原零下20多度的气温里,学子们坚持测绘窑居村落及室内外温差,手脚冻伤,皮肤肿胀;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由于缺氧饱受头痛折磨,皮肤也因强烈日晒爆皮;加之饮食习惯的不同,许多人口腔溃疡、嘴角起泡,却没有一个人抱怨、退缩。最终,团队成功完成了青海省三州六县高原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调研报告。

2023年7月,团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调研。西安建大/供图

“我们要用数据和研究表明,窑洞并不是贫穷落后的象征,而是营建智慧与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这是团队共同的信念。

面向未来,团队还将利用西部自然资源优势,助力构建高原绿色社区与绿色建筑科学体系,探索“双碳”国家战略目标下的西部零碳建筑的实现,切实解决地区人居环境中的现实需求,并积极促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Tags: